南辞 > 都市言情 > 全科医师 > 第885章 谁是第一

第885章 谁是第一(1 / 2)

第885章 谁是第一
清江的夜,显得格外的宁静。
一轮明月悬挂在胰腺肝脏外科中心大楼的顶上,似乎站在楼顶就可以触摸到。
手术室的灯光依然明亮。
此时,已经是快凌晨了。
一台高难度的手术,从昨天开始,已经做了三十多个小时了。麻醉师和巡回护士、器械师都换了两轮,第三轮又上台。
这是一台高难度的颅脑、颈椎联合伤的病人。
直升机从虞城送来的,顺便还捎带了京城陆总医院的颈椎外科邵小娟专家,还有京大三院的神外科专家周山语。
颅脑损伤,外加颈椎损伤,这是一个极重度病人。
通过远程会诊,最后只有安泰医院的刘牧樵说出了治愈最大的概率,他说,四成的把握。
病人直接飞清江市。
刘牧樵主刀。
周山语和邵小娟教授轮流做一助。
朱亚光和何教授则轮流做二助。
手术很艰难。
首先是做脑外科。
刘牧樵和周山语在显微镜下交流着经验,很明显,周山语处在追赶的地位,他总是慢了半拍。
刘牧樵最近手术有些不习惯了,自从和张九渔那次合作之后,他的手术速度变快了,其实就是他的技艺又有了一次飞跃。
周山语是神经外科的权威,在国内是很有名气的教授,没想到,今天做一个助手都感觉吃力。
是我做助手退步了,还是水平比刘牧樵差一截啊?
周山语已经有十七年没有做过助手了,今天他做助手,很不顺手,根本就跟不上刘牧樵的步调。
他在琢磨。
难道做助手也会退步吗?
按理是不应该啊!
但是,刘牧樵确实比自己快了不少。
再对比刘牧樵,他的手术速度确实快了很多,自己再怎么冲刺,也做不了这么快。
他不由得抬头看了看刘牧樵。
怎么可能呢?
他这么年轻,手术竟然到了这样匪夷所思的地步。
在显微镜下,周山语注意到了,刘牧樵的技巧很精准,很细致,几乎找不到他的缺陷。
在清除污物和坏死组织时,刘牧樵几乎是完美的。
至于血管的连接,周山语简直要对刘牧樵崇拜了,他缝合血管时,又快又好,一根五号针头大小的血管,他竟然能在上面缝合十二针,一般的专家,都是缝八针。
标准是十二针。
周山语教授承认,要是这个病人由他主刀,他至少要多切除一百克以上的脑组织。
刘牧樵做得非常精细,周山语不得不有些暗自庆幸。
本来,病人有可能要收在他的科室,那样,病人会要少一百克的脑组织。
脑组织,一百克,里面是多少亿个脑细胞!
切除了,他就少了很多亿个脑细胞,很多功能也就消失得无踪无影。
周山语很庆幸。
没有收在自己医院是正确的。
其实,京大三院是国内非常有名的,它的神经外科是品牌科室,他们拿不下的手术,别的医院也很难有拿得下的,他们和宣武、协和、湘雅、瑞金等医院是国内十大神经名科。
没想到,一个安泰医院,竟然会有个神奇的神经外科专家。
刘牧樵的名字,周山语并不陌生,他在神经科杂志上已经注意到他了,并且还看了刘牧樵的论文。
说实在的,他并不相信刘牧樵的成就,关键是太玄乎了。
脑干穿刺,想起这四个字,周教授就摇头。
谁知道是不是造假了呢?
但是,今天一看,他不得不信了!
这种技术,绝对可以在脑干上绣花。
“刘教授,有个请求,你是不是可以把速度放慢一点?”终于,周山语忍不住了。
“是的,刘牧樵,你的速度是太快了。”朱亚光也说。
他本来称呼刘牧樵老大,刘牧樵不同意,要他们直呼其名。
朱亚光今天也觉得刘牧樵有些过分,心想,你要在周山语面前显示能力,把手术节奏提高到这个水平,谁跟得你上?
他误会了。
刘牧樵回来后,他还没有机会跟刘牧樵做手术,他哪里知道,刘牧樵和张九渔做了一台手术后,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。
刘牧樵放慢了速度。
“不好意思,我只顾得赶进度了,好,我尽量慢点。如果快了,你们随时提醒我。”
后面的手术,刘牧樵不得不故意放慢速度。
也因此,这台手术拖延了不少的时间。
没办法,外科医生,必须是团队的共同努力,个人的能力只起一部分作用。
手术原定三十小时内完成,谁知道,颅脑这一块就用了二十四小时。
这是刘牧樵单台手术用得最长的一次。
要是和张九渔一起做,噢,对了,张九渔是肝胆胰外科的专家,颅脑手术不内行。
手术换上邵小娟教授。
外科,成名的女医生还是相对比较少的。
今天和邵小娟搭台,刘牧樵有几分兴奋。
邵小娟

最新小说: 我的老婆是灯神 穿成太后的侄女 修仙弃徒,回乡种田唱歌 电竞大神暗恋我 参加规则怪谈,谁按套路通关啊? 大小姐她偏爱兴风作浪 从83年开始的娱乐大亨 我,美国医生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四合院:大国工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