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辞 > 都市言情 > 全科医师 > 第218章 招架不住

第218章 招架不住(1 / 2)

第218章 招架不住
会诊会开始了。
主持人先介绍了一下赵一霖。
“这位是江东省清江市安泰医院神经内科主任,教授,赵一霖通知。另外两个是他的团队的,刘牧樵同学和邹医生。据赵一霖教授介绍,他们的穿刺技术独步天下,已经治好了两例植物人了,都是脑干囊肿患者。和我们这个患者有相似之处。”
这么一介绍,有些专家开始交头接耳了,轻微的嗡嗡声持续了30秒钟,主持人轻轻咳了一声,嗡嗡声顿时消失了。
接着,他又介绍了一下病情。
看得出来,主持人的地位不低,他的眼睛犀利,看人的时候,似乎是在剐。
他报告病情。
患者男,39岁,是一名刑侦人员,5年前,在查办一起大案的时候,被歹徒用车撞伤,脑干挫伤,一直昏迷不醒。
经过5年的治疗,病情有所好转,似乎有少量的意识,但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出现了分离。
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,请大家看投影。
接着,屏幕上出现了很多检查结果。
看到了。
脑干有一个椭圆形的囊肿,边界清晰,脑室有轻度扩大。
一般的化验结果意义不大,很快一带而过。
最后是昨天的CT片和核磁共振片。
突然,一个很突兀的声音。
“我要看一下下列时间的CT片和核磁共振片:入院那天的,囊肿出现的时候的那张,还有昨天这张。”
刘牧樵在说话。
主持人一愣。
整个会诊室嗡嗡声再起。
邹医生听到的不是嗡嗡声,听到的是下巴掉在地上的声音。
有人在问。
“这谁呀?”
显然,刚才介绍时,根本没人在意他叫什么名字。
“我叫刘牧樵。我不看投影片,我要原始的片子。”
主持人反应过来了,吩咐旁边的助手找片子,送到阅片灯下。
刘牧樵也没在意人家奇怪的眼神,趴在阅片灯下看片子去了。
主持人继续。
这个患者5年时间里,会诊的次数,主持人都不想提了,因为是工伤,还牵扯着一件大案要案,他醒过来非常有意义。
自然,会诊的次数不会太少。
实际上,他是压在24病室的一座大山,卒中4科和神经外科没少扯皮,最先,患者是在神经外科的。
这个病人历时5年,请过的专家三位数,就连国外的专家也有两位数,用过的药,还有很多是新药,称他为小白鼠也不为过。
病情总体来说是有所好转,3年前开始睁开眼睛了。
但是,这种进步又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呢?
他妻子本来是一名教师,现在全休,专门陪伴着他。单位上,大案组并没有撤销,他们每周都会到医院里来看望他一至两次,凶手还没追拿到案,还等着他醒来认人。
嫌疑人是有了,但没有证据。证据就是这个患者的眼睛和意识。
“我想问一下赵教授,你们的治疗方案是什么?”
开始询问了。
做什么治疗,在座的都是大牌教授,他们的质疑是不能回避的,最后确定治疗方案,他们有决定权。
赵一霖看了一眼刘牧樵。
他还在看片子,看得很入神。
不准备打扰他,赵一霖自己回答。
“我们的治疗方案其实很简单,穿刺,清除囊肿,解除压迫脑干的压力。”
“哦?”
“脑干穿刺?”
“禁区啊!”
“风险太大了。特别是这个病人,绝对不能死的。”
“请问赵教授,脑干穿刺,一般的常识是,脑干不能穿刺的,你们认为没问题?”
赵一霖微微一笑,刚才还有些紧张的心,现在倒是不紧张了,他说:“我们已经突破了这个难关。”
“做过多少了?死亡率怎么样?”
“总共做过四例,成活率100%,两例是脑干大出血出血,都在5毫升以上,两例是脑干囊肿。一例在清江大学附属医院,一例在花城三院,现在,病人都清醒了。”
人群中又是嗡嗡的议论声。
大多是惊骇。
啧啧称奇的也不少。
也有的是质疑声。
有的人认为,也只有小医院才敢这样闯,一般有品位,有水平的医院,哪个敢这样冒冒失失在脑干上做文章?
所以,赵一霖和邹医生都注意到了,很少有称赞声。
咨询的犀利程度在增加。
赵一霖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,渐渐招架不住了。
他看了一眼刘牧樵。
这厮还在认真地阅片。
他不得不硬撑着。
“请问赵教授,你刚才说了,不需要在CT引导下做,是你们可以不要CT引导,还是你们真的准备不用CT引导?”
“对这个问题,我可以明确告诉你,我们选择的是后者。”
“我没有听错的话,你们是放弃CT引导,对吗?”
“没错。”
“这我就不理解了,既然

最新小说: 四合院:大国工匠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从83年开始的娱乐大亨 大小姐她偏爱兴风作浪 参加规则怪谈,谁按套路通关啊? 电竞大神暗恋我 穿成太后的侄女 我的老婆是灯神 我,美国医生 修仙弃徒,回乡种田唱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