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辞 > 都市言情 > 全科医师 > 第134章 华佗再生丸

第134章 华佗再生丸(1 / 2)

第134章 华佗再生丸
刘牧樵接到通知,帕金森手术今后不能再做了。
他悲哀得三分钟没有说话。
说实在的,做帕金森手术治疗,对他来说,没有半点的困难,成功率不说100%,但至少不会出现医疗事故。
10000个病例积累,当今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人。
Taoshift法,似乎是给刘牧樵量身打造的。
造福于人类,这就是造福于人类啊。
想一想都心碎。
这么好的方法,竟然不批准!
三分钟,刘牧樵没说话,也没有动一动身子,呆呆地,两眼目光涣散。
赵一霖、邹医生都不敢惹他,远远地看着他,不打扰他。
一个不好的消息,还有一个是好的消息。
好的消息是,刘牧樵申报的“华佗再生丸”被允许作为医院制剂,在医院生产和使用。
对,是华佗再生丸,而不是华佗再造丸。他是在华佗再造丸的基础上改变了40%的药品和剂量。
医院有一个小型的中药制剂加工厂,委托他们生产。这是第一步,今后用量大了,再委托制药公司生产。
医院制剂只能在本医院销售,对外是不允许的。
这样也好,刘牧樵就不担心别人把市场搅烂了。
华佗再生丸的知识产权归刘牧樵,这个没有任何争议,每销售一盒,他可以得到2元钱的专利费。
当然,赚钱不是刘牧樵的目的,他的目的是要用“华佗再生丸”治愈卒中并发症,这个目标很宏伟。
刘牧樵心里清楚,穿刺引流治疗脑溢血重要,但和治疗卒中后遗症比较,前者那就不值一提了。
这两种技术不在一个层级上。
所以,刘牧樵现在把很多时间花在康复上。
他选择的第一批病人总共是18个,他们也是第一批服用“华佗再生丸”的人。令刘牧樵惊喜的是,到了第5天,有3个病人有进展了。到了第8天,又有4个病人有了进展。
现在还不能大面积开展实验,神经内科的床位根本不够,收治急性脑溢血的病床还隔三差五告急,有时候还不得不拒收病人。
现在这18张床位还是在刘牧樵的强烈要求下才腾出来的。
这18张床位谁也不能动!
今后的成果就靠这18张床位了。
三个星期为一个周期。
第一个周期住在医院,从第二个周期开始回家康复,全程服用“华佗再生丸”,刘牧樵制订的预期是三个周期,也就是两个月左右使病人基本康复。
第一批病人治疗到第14天了。
刘牧樵从监护室出来,也没有换衣服,直接来到实验病房。
病人一见刘牧樵进来,都挣扎着想坐起,或者抬高头来看刘牧樵。
他们对刘牧樵怀有很大的期望。
这也是治疗的一部分。
暗示,在这个实验中占比很大,大约是三分之一。
刘牧樵一进来就问:“看看谁有进展?举手。”
齐刷刷,15只手举得高高的。
哈,15个有效果了?才两周时间啊。
关键是这些小白鼠们能够听懂人话,暗示才会起作用。
刘牧樵的心情很好。
他一个一个检查下去,最后,他确定,真正有进展的有12个,3个是自我感觉,另外还有3个连自我感觉也没有。
“老宋啊,你的进展怎么样了?”
刘牧樵站在姓宋的病人身边,他是三个没有举手的人之一。
“木有。”
“我检查看看好不好?也许,你有进展了还不知道,所以呢,以我检查的为准。”
“吼。”
姓宋的病人口齿不清,他是偏瘫病人,基底节出血达到了80毫升,属于大出血的,恢复起来是比较困难的。
刘牧樵先检查一般情况,最后才检查患病侧的肌力等。
肌张力增高、腱反射增强、病理反射阳性、肌力1级。
确实,严格地讲,病人的进展不是很明显,但是刘牧樵却大惊小怪说:“不错啊!有进步了哇!你的脚趾能动了。这就是进步!”
“昨天就能动了啊。”病人比较顽固,不听刘牧樵的暗示。
“昨天,对呀,应该是昨天就有进展了。”刘牧樵无可奈何地说。
“前天,前天就能动。”病人继续回避刘牧樵的暗示。
“前天,前天你怎么不告诉我?”刘牧樵拿出杀手锏,“这么说,你前几天就有进展,你怎么不说呢?”
姓宋的病人有点糊涂了。
前天之前我能动吗?
“老宋,你有进步就要立即告诉我,这没有必要隐瞒。你病情比较重,恢复肯定有一个过程,每天进步一点点,你就能取得重大进步,离你站起来的日子就不远了。”
刘牧樵心里也没有十足的把握,到底能不能站起,他脑子里的知识也没有告诉他,因为,30000个病例中,并没有刘牧樵现在研究的成果。
也就是说,30000个病例是过去的,华佗再生丸是未来的,能不能让病人站起来,

最新小说: 我的老婆是灯神 穿成太后的侄女 修仙弃徒,回乡种田唱歌 电竞大神暗恋我 参加规则怪谈,谁按套路通关啊? 大小姐她偏爱兴风作浪 从83年开始的娱乐大亨 我,美国医生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四合院:大国工匠